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zhū ㄓㄨ

衤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U+88BE
汉语字典

衤部

11画

6画

左右结构

zhu

zhū

PURI 86 、 PUTF 98

LHJD

WTMK

35290

U+88BE

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74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116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1091頁,第17

唐韻》:陟輸切;《集韻》:追輸切,袾音株。
字統》:朱衣曰袾。

又,《韻會》:鍾輸切,音朱。
類篇》:衣身也。
博雅》:袵裀袾袾裑也。

又,袾襦,短衣。

又,《廣韻》:昌朱切,音樞──義同。

又,《集韻》同「袾」。
說文》:好佳也,引《》靜女其袾。

又,通朱。
荀子・富國篇》:袾裷衣冕。〔註〕袾,古與朱通。

注解

〔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袾〕字拼音是z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朱

〔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ū] ⑴ (衣服)大红色:“故天子~裷衣冕。”

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