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biān ㄅㄧㄢ

艹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U+8439
汉语字典

艹部

12画

9画

上下结构

bian

biān

形声字

AYNA

THSB TISB

EWLD

44227

5506

U+8439

萹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95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04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1011頁,第22

唐韻》:布萹切,音邊──萹竹,草名。
爾雅・釋草》:竹萹蓄。〔註〕布地而生,節閒白華,葉細綠,人謂之萹竹。

又,《廣韻》:方典切,音匾──義同。

又,《集韻》:蒲眠切,音腁──萹萹,草木動貌。

卷目:考證・申集上 部首:艸部

愛日堂藏本: 第601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666頁,第55

《爾雅・釋草》竹萹蓄。〔註〕布地而生。

謹照原文註改疏。

注解

〔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萹〕字拼音是bi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扁,五行属

〔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iān] ⑴ 〔~蓄〕又名“扁竹”,一种药草。

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牍云查字典整理。萹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