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的象牙塔,走进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探寻职业教育新高地

泓坤 经验 2024-09-17 32 0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不仅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历史悲歌、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还有一颗璀璨的职业教育新星——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这所学校成立于2001年7月,是由原酒泉教育学院、酒泉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酒泉工校合并组建而成,是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也是一所集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从2004年开始招生至今,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行业需求,不断探索特色发展道路,逐渐发展成为河西走廊乃至全省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作为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平安校园、省级园林化学校,学院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立足优势资源,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在能源、化工、农业、旅游等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条件,依托当地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和绿色农业基础,重点建设新能源技术与材料、现代农业技术、文化旅游、现代化工、信息技术、汽车制造与检修等六大专业群,涵盖42个专业方向,新能源装备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四个专业获批省级骨干专业,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群更是成功入选甘肃省高水平专业群,学院还在积极申报设置智能焊接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三个新专业,努力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专业体系,值得一提的是,该学院不仅在课程设置方面紧跟时代步伐,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即同时具有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这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还能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深化产教融合,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学院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改革,与省内外2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建新能源、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化工、信息技术五大产业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享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在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学院便与一些知名企业联手打造了一个大型实训基地,供学生在此进行实操训练,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学院还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先后与泰国、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职业教育机构建立联系,互派师生访问学习,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办学影响力,这些举措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便能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强化内涵建设,促进全面发展

除了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外,学院还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近年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图书馆、体育场、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学院还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比如每年定期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据统计,近三年来,该院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5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6%,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度的双提升。

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作为一所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地方高校,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办学定位,充分发挥智力和技术优势,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院通过送教下乡、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学院利用自身平台资源,协助地方政府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学院还与当地政府合作创办了农民夜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累计培训各类人员近万人次,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奋斗,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长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学院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泓坤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