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私募一哥”徐翔操纵市场案终审判:股民获赔,市场正义彰显
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历程中,一些名字因其非凡的业绩或恶劣的行为而备受瞩目,徐翔,这位曾被誉为“私募一哥”的投资界传奇人物,其职业生涯的辉煌与陨落,再次为市场参与者敲响了警钟,关于徐翔及其同伙操纵证券交易市场一案的终审判决尘埃落定,四名自然人原告成功获得赔偿,上市公司文峰股份被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一判决不仅彰显了法律对市场操纵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进一步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案件背景:从辉煌到陨落
徐翔,一个在中国私募界举足轻重的名字,其职业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2008年,徐翔在上海创立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独到的投资策略,迅速在私募圈崭露头角,被誉为“私募一哥”,好景不长,随着其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曝光,徐翔的辉煌生涯戛然而止。
2015年11月,徐翔因涉嫌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等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过一系列调查和审判,2017年1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处徐翔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10亿元,徐翔家族约210亿元的家庭财产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和冻结,2021年7月,徐翔刑满释放,但其市场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案件经过:操纵市场,损害股民利益
本次案件的核心在于徐翔与文峰股份前董事长徐长江合谋操纵文峰股份股票,导致大量股民遭受损失,据法院审理查明,2014年10月至12月,徐长江欲减持其控股的文峰集团、新有斐大酒店持有的文峰股份股票,与徐翔相识后多次合谋商定操纵股价计划,徐翔负责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并接盘徐长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股票;徐长江则通过控制文峰股份发布股权转让、“高送转”等利好信息,共同拉升股价实现高位减持套现。
具体操作上,徐翔使用多个证券账户组,在2014年12月23日至2015年5月13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连续买卖文峰股份股票,操纵股价上涨,而徐长江则在此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大量减持文峰股份股票,套现巨额资金,徐长江减持套现67.62亿元,盈利51.49亿元,违法所得高达34.08亿元,这一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
法院判决:严惩操纵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
面对如此恶劣的市场操纵行为,法院依法作出了严厉判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首次选定的示范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徐翔、徐长江及文峰股份共同实施了操纵证券交易市场的行为,应当共同对投资者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审判决徐翔、徐长江向四名原告赔偿损失共计110.26万元,文峰股份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徐翔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并未出庭应诉,也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或聘请代理律师,法院因此进行了缺席判决,这一判决结果不仅体现了法律对操纵市场行为的严厉打击,也彰显了法律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坚定保护。
案件意义:维护市场秩序,培育投资者信心
此次投资者诉徐翔等操纵市场索赔案的民事判决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操纵市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这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该判决为受损投资者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在以往,中小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得有效的赔偿,而此次判决的胜诉,无疑为受损投资者树立了信心,让他们看到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希望。
该案件还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它提醒所有市场参与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利用信息优势或资金优势操纵市场、损害他人利益,也警示上市公司要加强信息披露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避免因信息披露违法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徐翔案的终审判决再次证明了法律在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法律监管也将更加严格和全面,我们相信,在法律的护航下,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