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声称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时需要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并且设定了每月5000元的起征点,这一消息迅速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广大退休人员的关注和担忧,经过多方核实和权威部门的回应,这一说法被证实为谣言,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谣言的真相,并探讨养老金与个人所得税之间的实际关系。
谣言起源与传播
这一谣言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一些自称为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专业人士的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讲解,他们声称,根据新政策,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将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并设定了每月5000元的起征点,超过部分需缴纳3%的个税,这些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实际上却是对现行政策的误解和曲解。
真相解析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退休人员取得的基本养老金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这一规定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其中明确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等,均免征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无论退休人员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是否超过5000元,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更不存在所谓的起征点。
关于“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的说法,实际上是指个人养老金而非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是近年来政府推出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旨在鼓励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以增加养老保障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与个人养老金相关的税收政策确实存在,但具体规定与基本养老金截然不同。
根据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每年不超过12000元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这一政策旨在鼓励个人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同时减轻其税收负担。
谣言的危害与应对
谣言的传播不仅给退休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慌和困扰,还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谣言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公众应提高警惕,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轻信、不传播;相关部门和媒体也应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澄清谣言、普及正确知识。
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我们也应持开放和理性的态度,个人养老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养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的谣言已经得到了权威部门的澄清和回应,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和养老金相关政策的了解和学习,避免被谣言所误导,我们也应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为构建更加完善、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