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suìtóushàngdòng

太岁头上动土

拼音 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怎么读

注音 ㄊㄞˋ ㄙㄨㄟˋ ㄊㄡˊ ㄕㄤˋ ㄉㄨㄥˋ ㄊㄨˇ

繁体 太歲頭上動土

感情中性

太岁头上动土的意思

折叠展开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例子老舍《骆驼祥子》:“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听打听!”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分句;用于疑问句。

太岁头上动土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古时以太岁所在的方位为凶方,不宜动土兴建。故用以比喻触犯有权势或凶恶的人。《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你这鸟头陀要和我厮打,正是来太岁头上动土。”《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那里面的大和尚手面极阔,很认得些京里的王爷贝子爷,就是在济南城里,也就横行得极,没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

太岁头上动土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rovoke somebody far superior in power or strength(scratch Buddhas head)

太岁头上动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tài),大部,共4画

过于。如:太长。

极端,最。如:太甚。太平。

高,大。如:太空。太学。

很。如:不太好。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如: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读(suì),山部,共6画

年。如:岁首。岁暮。岁夕(即“除夕”)。岁除(年终)。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一年的收成,年景。如:岁凶(年成歉收)。歉岁(收成不好的年份)。

年龄。如:年岁。周岁。

星名。如:岁星(即“木星”。)

指时间,光阴。如:岁月(泛指时间)。

读(tóu tou),大部,共5画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如: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 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如:留头。剃头。

物体的顶端。如:山头。笔头。两头尖。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如:从头儿说起。头绪。

物体的残余部分。如:布头儿。

以前,在前面的。如:头三天。

次序在前,第一。如:头等。头生。

首领。如:头子。头目。

方面。如:他们是一头的。

临,接近。如:头睡觉先洗脸。

量词,多指牲畜。如:一头牛。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如:三头五百。

( tou )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 tou )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读(shàng shǎng),卜部,共3画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如:楼上。上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如:上古。上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如: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如:上山。上车。上升。

去,到。如:上街。

向前进。如:冲上去。

增加。如:上水。

安装,连缀。如: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涂。如:上药。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如:上课。上班。

拧紧发条。如:上弦。

登载,记。如:上账。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如:晚上。桌上。组织上。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如: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如:上年纪。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读(dòng),力部,共6画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如: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使开始发生。如:发动。

使用。如: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如: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吃(多用于否定式)如:这几天不动荤腥。

非静止的。如:动画。

可变的。如:动产。

行为。如:举动。动作。

常常。如:动辄得咎。

读(tǔ),土部,共3画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如:土壤。黄土。

疆域。如:国土。领土。

本地的,地方性的。如:故土。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如: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不合潮流。如:土气。

未熬制的鸦片。如:烟土。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如:土族。

姓。

太岁头上动土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