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披露北溪事件细节,一场政治与阴谋的交织

四强 经验 2024-08-16 34 0

2022年9月26日,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这一事件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尤其是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披露,更是揭示了这一事件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与阴谋,本文将基于美媒的报道,详细梳理“北溪”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的复杂因素。

“北溪”事件概述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重要通道,包括“北溪-1”和“北溪-2”两条线路,2022年9月26日,这两条管道在波罗的海海域同时发生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对欧洲能源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事件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等国迅速启动调查,但至今仍未有定论。

美媒披露的细节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介入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指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北溪”事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据报道,CIA曾要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取消袭击“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行动,但这一要求并未得到完全执行,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在未经泽连斯基同意的情况下,继续推进了袭击计划,这一细节揭示了美国与乌克兰在“北溪”事件上的分歧与博弈。

乌克兰的激进计划

报道还详细描述了乌克兰方面策划袭击“北溪”管道的过程,据称,这一计划最初是在一次酒会上由一群乌克兰高级军官和商界人士提出的,在酒精和热情的推动下,他们决定采取激进措施,摧毁“北溪”管道以削弱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能力,这一计划迅速得到了乌克兰军方的支持,并开始秘密筹备。

美媒披露北溪事件细节,一场政治与阴谋的交织

行动的执行与资金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乌克兰方面租用了一艘小型游艇“仙女座”号,并招募了包括训练有素的民间潜水员在内的6名船员,据报道,整个行动耗资约30万美元,由乌克兰商界人士提供资金和协助,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爆炸物、租赁游艇以及支付船员的费用。

泽连斯基的决策与扎卢日内的坚持

尽管泽连斯基最初同意了CIA的要求,取消了袭击计划,但扎卢日内却坚持推进,他无视泽连斯基的命令,邀请乌克兰武装部队特种作战部队前军官罗曼·切尔文斯基参与行动,并对计划进行了调整,泽连斯基在得知此事后严厉批评了扎卢日内,但后者却表示破坏小组一旦被派出就无法撤回,因为任何接触都可能危及行动。

行动的实施与后果

2022年9月26日,随着两声巨响,“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波罗的海海域发生爆炸,瑞典和丹麦的测量站探测到了强烈的水下爆炸,并确认这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对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一事件也加剧了欧洲的能源危机,使得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问题更加凸显。

美媒披露北溪事件细节,一场政治与阴谋的交织

各方反应与争议

俄罗斯的反应

俄罗斯对“北溪”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并指责西方国家在背后操纵,俄罗斯总检察院已经对这起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提起立案,并要求美国、德国、法国和塞浦路斯等国调查恐怖袭击的融资和其它协助情况,这些国家并未积极响应俄罗斯的请求,导致调查进展缓慢。

欧盟与德国的态度

欧盟和德国在“北溪”事件上持谨慎态度,尽管他们承认这是一起人为破坏事件,但并未直接指责任何国家或个人,德国联邦检察院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调查,并于今年6月对一名涉嫌参与破坏的乌克兰潜水员发出了首张逮捕令,由于嫌疑人已经离开波兰返回乌克兰,这一逮捕令并未能立即执行。

美国的立场

美媒披露北溪事件细节,一场政治与阴谋的交织

美国在“北溪”事件上的立场备受争议,美国否认直接参与袭击计划;美国媒体却不断披露与事件相关的细节和内幕,这种矛盾的态度使得外界对美国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

事件的深远影响

“北溪”事件不仅对欧洲的能源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能源安全、地缘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能源供应的脆弱性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它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必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是一起复杂而敏感的国际事件,其背后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美国媒体的最新披露为我们揭示了这一事件背后的更多细节和内幕,但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四强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