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十几个亿万富翁的科技大佬,一句给后的大实话直冲热搜
“老百姓饭桌上谈的,从家长里短,变成人工智能”的2024年,已经过半。
尤其是这个夏天,无数年轻人一边看着越来越多“高新专业”被捧成热门,面对科技大佬们绘下的蓝图心痒痒。
另一边,面临的烦恼又变成了“当下前沿的专业今后还火不火”“书上学到的技能到底有没有行业和企业可以承接”“我的工作又会不会被AI所替代”……
如何穿越经济周期、不被快速的产业改革甩下?一个曾经宏大且遥不可及的命题,真切而又紧迫地摆在年轻人面前。
01
“国产之光”的幕后大佬,
给年轻人最实在的金句
“工作实操需要用的,从不是课本上背的,步入职场还得从头学起”,是很多初出社会年轻人的共鸣。
“创业教父”李泽湘,就是我国第一批注意到大学生专业和就业“脱轨”痛点的从业者。
作为香港理工大学教授、XbotPark机器人基地创始人,李泽湘是大疆、云鲸智能、正浩创新等中国顶尖独角兽创始人的老师,引领全球科技的发展。
大疆创始人汪滔和李泽湘(右)
作为科技新贵们背后的扫地僧,李泽湘带领学生孵化了140多家硬科技公司,加起来估值超2000亿元,创造了十几个80后、90后的亿万富翁。
明明是个教育大拿,可在他本人看来,面对如今“一年一个样”的飞速产业变革,传统教育其实已经很难跟上发展的步伐。
换句话说,以前大学都是以知识点记忆为核心。但往往到了应用的时候,上一批技术就已经过时了,新一批技术又把人打得措手不及。
李教授的观点一出,得到无数被时代痛点戳到的年轻人共鸣。
李泽湘(左)获颁“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他认为,青年人开创事业的核心能力是将创新思维转化为优质产品。
为了改变尴尬局面,李泽湘倡导要从学科教育转向跨学科式的“新工科”教育。
所谓新工科教育,是2017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的教育建设。
旨在“以项目式教学,从市场出发,找到问题,再去跨学科整合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从而所学即所用”地培养有动手能力的学生。
以李泽湘的独角兽学生们为例,虽然研究的都是最硬核的技术,但都基于一个具体、垂直而接地气的市场需求。
大疆死磕消费级无人机出圈,云鲸智能洞察中高端扫地机器人的空缺……
背后是创业第一天,李泽湘就给年轻人提出了要求:不能好高骛远,产品必须需求真实,实践贴地。
于是李泽湘开创性地开办机器人课程,一对一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系统设计、制造与调试。
大疆创始人汪滔,就是在这里把自己研发的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了毕业课题。
终于把曾只是发烧友的高门槛爱好,变为占据整个消费级无人机类目全球份额的70%的国产王牌。
如今,新工科专业已成为高校就业热门。
在有更大影响力加持后,他仍然把“老师”身份放在第一位,在大湾区及国内多个城市建立了科创基地,继续推动改革进程。
过去几年,他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联合国内顶尖高校和腾讯、华为、大疆等企业,把更实际的人才要求反馈给学校,也为学生项目提供真实场景去施展拳脚。
李泽湘(右)获颁“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6月28日在中国香港举办的国窖1573“世界因你而美丽——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李泽湘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不仅仅是李泽湘,本届华人盛典汇聚全球各个领域的杰出华人典范,向世界展现中华儿女的卓越智慧与宝贵品质。
华人榜样相聚在这里,如无数溪流汇入大海,彼此激荡出更大的势能,流淌至世界文明之河。
02
“越是大牛越踏实肯干”,
华人榜样用坚韧美德影响世界
如你所见,在新一轮产业飞速变革下,越是这样“实干”和“接地气”的想法,越是宝贵,越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科技发展。
坚韧和踏实从不是创新,而是中国人骨子里传承来的。
在信息爆炸时代机遇挑战并存的当下,无数华人榜样正用源自中华文化的坚韧和奋斗影响世界,也让更多年轻人在获奖者的分享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发现J粒子的丁肇中教授,就用“格物致知”的实践精神,造就改变世界科学界的成就。
丁肇中(右)获颁“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年轻时,丁肇中就是欧洲实验室最勤奋的科学家,经常几天几夜在里面吃住。到了82岁高龄,还数小时一动不动地纠错设计模型,从不假手于旁人。
都是因为他坚信,一切引领理论物理前沿技术的发现,都是通过客观探索才得到的。
尽管发现了改变了整个高能物理界、突破人类对物质基本结构认知的J粒子,但老先生的人生智慧却是一句:
“要知道自己的不知道”,他专注遨游粒子世界,采访时从不在不熟悉的领域夸夸其谈,越是头顶光环,越是头脑清醒。

曾力排众议坚持在诺奖颁奖现场说中文的他,更不忘反哺国内科学界的发展。
很多学物理专业的中国年轻人,都曾见过这位说话慢悠悠的老先生,回国内高校给后辈开讲座。
他自信“中国科学家也能主持最前沿的研究”,更会忠告同行“不要因为获奖,就认为自己变成专家了”,常怀谦卑之心才能更真诚地面对科学。
大家之光,熠然若星,朴实无华,又光芒万丈。
爱商业更爱慈善的传奇实业家吕志和,一直致力于靠对教育公益的投入造福世界。
遍布世界的200多间公司见证了他的才智,122所希望中小学和投入超20亿港元的“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则共同见证了他为社会文明进步付出的大爱。
吕志和(右)获颁“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尽管荣誉等身,95岁的吕老依然坚持七点起床,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工作和公益中。
“我是一个为社会作出过微小贡献的普通人”,就像以他名字命名的5538号小行星一样,虽微小也闪烁光芒。
历史首位踏遍三极的中国女性李乐诗,同样把所有的时间和人生用在身体力行地向外探索世界上。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她深入南北极探险和科考,激励一代又一代国人去扩展人生边界。
李乐诗获颁“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亲身经历极地和珠峰的环境恶化后,如今李乐诗转向推广教育,筹办极地博物馆,向普通公众科普如何践行环保。
不论是在南北极、珠峰穿越风雪,教出十几个亿万富翁的科技大佬,一句给后的大实话直冲热搜还是如今在香港传播环保常识,李乐诗的生活都朴素简单。
她坚持“我没高过,没低过,很平凡”,用圆满而自洽的人生态度立志让世界更美丽。
除了上面几位,获奖的林青霞和汤唯也是经历时光磨砺、坚守初心不改的文艺界代表。
演员、作家林青霞获颁“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特别致敬大奖”,演员汤唯获颁“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勤恳的林青霞在二十二年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在文学上的表现同样精彩杰出,近年来还热心公益,推动关注脑退化不遗余力,去繁就简的人生态度值得敬佩。
汤唯则以塑造的众多经典荧幕形象,成为国际影坛的“华人使者”,构建起世界认知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03
华人力量闪耀荣光,
让世界品味中国
“身处一个不确定的时代,面对和平与战争、发展与危机的矛盾,我们始终不曾忘却尊重文化的价值、激励希望的坚守。”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威,在谈及华人盛典的意义时提到。
获奖者虽然身处科技、文化、体育、公共事务等不同领域,却用同样的坚持和专注,让世界看到了更多希望。
一年一度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不仅是表彰华人成就的舞台,更是见证华人力量的重要载体。
始终围绕“世界因你而美丽”的主题,旨在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尽一份心,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出一份力。
自2007年启幕开始,先后有杨振宁、袁隆平、金庸、贝聿铭、屠呦呦等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近百位个人或团体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而国窖1573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民族品牌的代表,自2017年起便携手凤凰卫视“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
双方带着共同的价值理念,一起讲述华人故事、展现华人风采、凝聚华人情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儿女的卓越智慧与宝贵品质,也让全球华人因榜样的力量而更具自豪感。
中国白酒承载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既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情感象征。
“活态双国宝之酿”国窖1573来自持续酿造451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和传承700年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极具中国历史文化底蕴。
不仅是对华人盛典的支持,国窖1573常怀传播中华文化魅力之心,连续多年举办“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民族舞剧《孔子》《李白》全球巡演等文化活动,牵手卡塔尔世界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WCGC世界企业高尔夫挑战赛等国际赛事……
致力于通过文化、艺术、体育等世界通用语言,面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品牌的声音,让世界对中国白酒的魅力有了新的认知,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当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情绪依赖愈发强烈,国窖1573这些活动既根植于中国精神的内核,又借助现代化、国际化的手段飘香全球。
多元化的呈现形式背后,更是中华文化在全球多元文化中不断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写照。
正如为林青霞颁奖时,徐克导演所说:“好”跟“美”是主观、抽象的。而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却很具体,充满细节。
这些真诚而有力的华人榜样和中国品牌的故事,便是最为具体有力的共同记忆。作为连接中外文化的纽带,凝聚共识,让世界更美好。
一周热点回顾
2024Vista看天下
V
国产平替,“围剿”戴森
高校毕业典礼整活,轮流上热搜
大学生打暑假工,疯狂揭底“最脏餐饮”
点击【阅读原文】,品味中国之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