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yuàn

载涂怨讟

拼音 zài tú yuàn dú怎么读

注音 ㄗㄞˋ ㄊㄨˊ ㄩㄢˋ ㄉㄨˊ

繁体 載塗怨讟

近义词怨声载道

载涂怨讟的意思

折叠展开

载涂怨讟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讟,怨恨。“载涂怨讟”犹“怨声载道”。见“怨声载道”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怨声载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后汉书・卷六三・李杜列传・李固》载,东汉末年由于外戚和宦官政争,造成当时朝野动荡不安,东汉的国运也摇摇欲坠。汉和帝死后,出生才百余天的殇帝即位,不久即夭折,于是邓太后与其兄弟邓骘迎立年仅十三岁的安帝,但大权仍掌握在邓太后手中。邓太后死后,安帝亲政,邓氏一门立刻遭到贬黜,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阎氏掌握大权。安帝死后,阎氏立年幼的北乡侯为少帝,不久即病死。这时对于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满的宦官们,便趁机发动政变,杀掉阎氏一门及其同党,拥立顺帝。但顺帝即位后,政权并未回到皇帝手中,实权仍由皇后的父亲大将军梁商掌握。梁商见到政局败坏,民间灾异四起,想要整顿朝政,于是四处延揽有才德之士。李固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博学多才,有气节操守,不同流合污,多次辞退朝廷的征用。他曾纵论时弊,建议皇帝应该压制外戚、罢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没有受到采纳,于是便到汉中隐居起来。这次梁商请他出来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够先端正朝廷风气,于是又上书说道:“安帝在位的时侯,任用外戚小人,他们公开地收受贿赂,任用人才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天下才会纷扰不已,路上都充满了百姓抱怨的声音。希望将军能够以天下为忧,崇尚俭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国之道。”但是梁商却没有接纳李固的建议。这段话的原文“天下纷然,怨声满道”,后来演变出“怨声载道”这句成语,用来形容群众普遍的怨恨和不满。

【书证】

  • 01.明・海瑞〈革募兵疏〉:“为是小民偷逸成习,一佥为兵,载涂怨讟。驱之守战,事有难为之者。”

载涂怨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zǎi zài),车部,共10画

年;岁。如:千载难逢。三年两载。

记录;刊登;描绘。如:记载。连载。转载。

读(tú),氵部,共10画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如:涂饰。涂漆。涂抹。

乱写。如:涂鸦。

用笔抹上或抹去。如:涂改。涂窜。涂乙。

泥泞。如:涂炭。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如:海涂。滩涂。

同“途”。

姓。

读(yuàn),心部,共9画

仇恨。如: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

不满意,责备。如:埋( 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读(dú),言部,共29画

怨恨:“旦获讟于群弟兮。”

诽谤:“屈辱既加,则有怨恨,谤讟之言出矣。”

憎恶。

载涂怨讟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