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osān

调三斡四

拼音 tiáo sān wò sì怎么读

注音 ㄊㄧㄠˊ ㄙㄢ ㄨㄛˋ ㄙˋ

繁体 調三斡四

感情贬义

近义词挑三拨四 挑三豁四 调三窝四

调三斡四的意思

折叠展开

挑拨是非。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斡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

例子他正是节外生枝,调三斡四,只教你大浑家吐不的咽不的这一个心头刺。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调三斡四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搬弄口舌,挑拨是非。《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他正是节外生枝,调三斡四,只教你大浑家吐不的咽不的这一个心头刺。”亦作“调三窝四”、“挑三豁四”、“挑三窝四”。

调三斡四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ow the seeds of discord(goad others on to stir up trouble)

调三斡四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tiáo diào zhōu),讠部,共10画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如: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如:调配。调味。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如:调停。调处。

调剂。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调理使康复。如:调养。调摄。

调教;训练。如:有膂力,善调鹰隼。

挑逗;戏弄。如: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读(sān),一部,共3画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如: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如: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读(wò guǎn),龺部,共14画

杓柄;瓢把。《説文•斗部》:“斡,蠡柄也。”

旋转;运转。《廣雅•釋詁四》:“斡,轉也。”

姓。《奇姓通》:“斡道仲,靈武人,其先從夏主遷興州,世掌夏國史。”

读(sì),囗部,共5画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如: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调三斡四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