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得有
- 拼音
- bù shí de yǒu
- 注音
- ㄅㄨˋ ㄕˊ ㄉㄜ˙ ㄧㄡˇ
- 繁体
- 不識得有
不识得有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识得有
古方言。无没有。
引证解释
古方言。无没有。 宋•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唐•世 梁太祖 未建国前 崔禹昌 擢进士第…… 梁祖 以其有庄墅,必藉牛,乃问曰:‘庄中有牛否?’ 禹昌 曰:‘不识得有牛。’意是无牛。以时俗语‘不识得有’对之。
引梁祖 大怒曰:‘岂有人不识牛?谓我是村夫即识牛渠则不识,如此轻薄何由可奈!’”
网络解释
不识得有
不识得有是汉语词汇,读音为bù shí de yǒu,意思是无,没有。
不识得有的字义分解
不
拼音 bù 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不 [ bù fǒu ]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更多解释]
识
拼音 shí zhì 部首 讠 总笔画 7识 [ shí zhì ]1.知道,认得,能辨别。如识辨。识破。识相( xiàng )。识途老马。2.所知道的道理。如知识。常识。3.辨别是非的能力。如见识。远见卓识。 [更多解释]
得
拼音 dé děi de 部首 彳 总笔画 11得 [ dé děi de ]1.获取,接受。如得到。得失。得益。得空( kòng )。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适合。如得劲。得当( dàng )。得法。得体。3.满意。如得意。扬扬自得。4.完成,实现。如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可以,许可。如不得随地吐痰。6.口语词(1.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2.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更多解释]
有
拼音 yǒu yòu 部首 月 总笔画 6有 [ yǒu yòu ]1.存在。如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如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如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如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如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如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如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有夏。有宋一代。 [更多解释]
不识得有的分字组词
不识得有的相关词语
【不识得有】的常见问题
-
不识得有的拼音是什么?不识得有怎么读?
答:不识得有的拼音是:bù shí de yǒu
点击 图标播放不识得有的发音。 -
不识得有是什么意思?
答: 古方言。无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