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耳垂肩
- 拼音
- liăng ěr chuí jiān
- 注音
- ㄌㄧㄤˇ ㄦˇ ㄔㄨㄟˊ ㄐㄧㄢ
- 繁体
- 兩耳垂肩
两耳垂肩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两耳垂肩
耳大至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
引证解释
耳大至肩。按此说源于佛经为八十种好之一。参阅 季羡林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
引《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 《三国演义》第一回:“﹝ 刘备 ﹞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字上的折扣》:“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对折:觉得比通常也许大一点可是决不相信他的耳朵像猪猡一样。”
网络解释
两耳垂肩
两耳垂肩之相
解释: 1. 耳大至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备 ﹞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字上的折扣》:“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对折:觉得比通常也许大一点,可是决不相信他的耳朵像猪猡一样。”按此说源于佛经,为八十种好之一。参阅 季羡林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佛相。据《大智度论》卷四载佛具三十二相,如足下安平立相、足下二轮相、长指相、足跟广平相、手足柔软相、正立手摩膝、金色相、丈光相、七处隆满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相、大直身相、四十齿相、狮子颊相、广长舌相、梵声相、眼睫如牛王相、顶成肉髻相、眉间白毫相等等其中顶成肉髻相成为现代人辨别佛相的重要标志。而在《观无量寿佛经》中眉间白毫相则是佛之极明了之相。同时,佛相又具八十种随形好。据《大般若经》卷三百八十一、《大乘义章》卷二十载八十种随形好有:第一好,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第二十八好唇色红润光泽上下相称;第三十三好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第四十二好耳轮阔大,成轮陲形;第五十七好面形长宽匀称,皎洁如明月等等。
两耳垂肩的字义分解
两
拼音 liǎng 部首 一 总笔画 7两 [ liǎng ]1.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如两个黄鹂。两本书。2.双方。如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如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表示不定数目。如两下子。两着儿( zhāor )。 [更多解释]
耳
拼音 ěr 部首 耳 总笔画 6耳 [ ěr ]1.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如耳背( bèi )。耳垂。耳鬓厮磨( mó )。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3.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如耳房。鼎耳。4.听说。如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文言助词,而已,罢了。如想当然耳。6.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更多解释]
垂
拼音 chuí 部首 土 总笔画 8垂 [ chuí ]1.东西一头挂下。如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1.表示容易;2.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2.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垂怜。垂询。3.传下去,传留后世。如垂范。永垂不朽。4.接近,快要。如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更多解释]
肩
拼音 jiān 部首 月 总笔画 8肩 [ jiān ]1.脖子旁边胳膊上边的部分。如肩膀。肩胛。并肩。2.担负。如肩负。肩荷( hè )。肩舆(轿子)。 [更多解释]
两耳垂肩的分字组词
两耳垂肩的相关词语
【两耳垂肩】的常见问题
-
两耳垂肩的拼音是什么?两耳垂肩怎么读?
答:两耳垂肩的拼音是:liăng ěr chuí jiān
点击 图标播放两耳垂肩的发音。 -
两耳垂肩是什么意思?
答: 耳大至肩。《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后因以两耳垂肩为富贵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