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

拼音
dǐ bào
注音
ㄉㄧˇ ㄅㄠˋ
繁体
邸報

邸报的意思

词语解释

邸报dǐ bào

  1. 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

    court bulletin;

引证解释

  1. 中国 古代报纸的通称。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诏令、奏章等以报于诸藩,故称。 唐•已有, 宋•始称“邸报”。后世亦泛指朝廷官报。 清•代也称为“京报”由报房商人经营。 明•崇祯 年间开始有活字版印本。参见参见“京报”。

    宋•苏轼 《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 迂叟闲説 滁山 忆 醉翁。”
    旧题 宋•尤袤 《全唐诗话·韩翃》:“一日,夜将半,客叩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誥。’ 翃 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誥闕人,中书两进名,不从,又请之。’”《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数日之后邸报已到, 铁御史 行牌将附库资财,尽给还 杨氏。”
    《红楼梦》第九九回:“一日在公馆闲坐见桌上堆着许多邸报。”

国语辞典

邸报dǐ bào

  1. 始于汉代,各郡国驻京邸官员传抄京都诏令、奏章、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邸报」。

    宋·苏轼〈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

网络解释

邸报邸报

邸报”是否最早出现于汉朝目前在新闻史研究工作者中还有不同的看法。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邸报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邸 [ dǐ ]1.高级官员的住所(现多用于外交场合)官邸。府邸。私邸。2.旅舍。客邸。邸店。3.停。邸车。4.屏风。5.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bào 部首总笔画 7

    报 [ bào ]1.传达,告知。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回答。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报应。 [更多解释]

邸报的分字组词

邸报的近音词、同音词

邸报的相关词语

【邸报】的常见问题

  1. 邸报的拼音是什么?邸报怎么读?

    答:邸报的拼音是:dǐ bào
    点击 图标播放邸报的发音。

  2. 邸报是什么意思?

    答: 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

    court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