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ǐ qì
注音
ㄆㄧˇ ㄑㄧˋ
繁体
痞氣

痞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痞气pǐ qì

  1. 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肿大。

引证解释

  1. 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种大。

    《难经·五十六难》:“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王九思 集注引 杨玄操 曰:“积盖也。言血脉不行积盖成病也……痞,否也。言否结成积也。”
    唐•柳宗元 《与杨京兆凭书》:“一二年来痞气尤甚,加以众疾动作不常。”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蕤核》:“破心下结痰痞气。”

网络解释

痞气

痞气 ,病征名。

汉语拼音:pǐ qì。

①指脾积。出《难经·五十四难》:“指脘腹部有状如复杯的痞块。《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宜痞气丸、乌头丸,或大七气汤下红丸子等方。参见脾积条。

②指气痞。张仲景谓:"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参见痞条。

痞气:骨子里是正派的、善良的有情有意的而且是个自信的、有能力的充满内涵的一个人但从语言和行动上时不时流露出的那种酷酷的、旁若无人的特质给人一种“坏坏”的感觉那种“痞气”不是在做坏事而是一种感觉,一种神似,是一个男人自信的表现。

痞气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痞 [ pǐ ]1.中医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称“痞块”、“痞积”。2.恶棍,流氓。痞子。地痞。文痞。痞里痞气。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4

    气 [ qì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 shèng )。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更多解释]

痞气的分字组词

痞气的近音词、同音词

痞气的相关词语

【痞气】的常见问题

  1. 痞气的拼音是什么?痞气怎么读?

    答:痞气的拼音是:pǐ qì
    点击 图标播放痞气的发音。

  2. 痞气是什么意思?

    答: 脾脏郁结成块的病。即慢性脾脏肿大。